近年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有關方面合 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支撐“放管服”改革、促進金融服務 實體經濟、維護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社會誠信意識等方 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2020 年 12 月 29 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社會 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信用建設“31X”工程,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監管方式,大力推進行政管理由“門檻管理”向 “信用管理”轉變,建立健全覆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信用南通升級版,助推南通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面臨挑戰
該項目中對數據集成的協調要求非常高,其數據采集對象包含 44 家市級部門和 10 個縣市區,部分數據需要與中央或省級單位垂直獲取,部分數據涉及信息安全規則限制。針對部分委辦局數據不能或者比較難獲取的情況下,如何提供合理、合法、合規、安全的數據對接功能,是該項目的一大挑戰。
解決方案
中國電子云依托南通市政務云搭建了飛瞰數據中臺產品,構建南通市信用監管系統數字底座層,匯聚了各委、辦、局及電力、銀行、保險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相關數據,通過有效的數據治理,為信用監管系統應用提供通用便捷的技術支撐工具和數據服務,支撐了南通市各行業及企業信用服務的基礎。項目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利用南通市現有政務云環境的安全保護機制,形成安全可信的數據中臺環境,提升各數據提供單位對數據安全的信心,以便于獲取全量信用數據。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累計歸集公共信用信息 2.5 億余條數據。其中,累計歸集社會法人及自然人信用信息 2.5 億余條、“雙公示”數據 385 萬 條、守信激勵及失信懲戒對象信息 9.8 萬條
客戶價值
依托數據中臺,以數據資產建設推動南通市信用監管的數字化改革,打破信息孤島、部門壁壘,實現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融合,通過對各企事業單位、各行業信息的匯聚,從而全面感知,有效分析企業及個人的信用信息,對外統一提供信用服務,打造統一信用平臺,為信用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目前南通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已建成“共享目錄、信用查詢、 信用審查、信用修復、異議處理、信用查詢報告、數據分析、信用 承諾”等 8 大核心功能,并通過信用南通網站同步對外提供服務。